时间:2023-02-15 21:54:48 | 浏览:1333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平遥推光漆器已有千年历史。对于这项古老非遗,手艺人一方面坚守匠心,复原技艺,带徒传承;另一方面,融入现代理念,推陈出新,设计出精巧时尚的文创产品。传承与创新并重,平遥推光漆器正不断走进现代生活。
云雾缭绕中,宫殿巍然屹立,飞檐之上,几只白鹤盘旋上空。几十位头挽云髻的女子,衣袂飘飘,款款而来,或鼓瑟弹琴,或抱盒捧盏、回头低语……画面都绘在光洁的黑色漆面之上,一片流光溢彩。
这件《明宫乐韵动长安》漆器屏风长5.1米,高3.1米,用上好硬柞木为胎,被天然大漆通体擦拭了上百遍,历时一年半而成。作品的创作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5岁的薛生金。“髹是刷漆的意思,饰就是装饰。漆器,是材质之美与技艺之美的结合。”薛生金说。
恢复传统工艺
清晨,已满头银发的薛生金和徒弟们一起在工作室里创作。“每天他仍然坚持5个小时以上的创作。”他的儿子薛晓东说,别人作漆器的装饰,都是先画在纸上,再用复写纸誊在木胎画板上,薛生金则多直接用白稿笔在木胎上作画。
平遥推光漆器在唐代即有盛名,已有千年历史。薛生金说,在山西,特别在平遥,漆器是一种普遍的实用品。
“漆器的创作是个很费工夫的活儿,任何一件作品都至少得花3个月。”薛生金介绍,小到首饰盒、食盒,大到衣柜、屏风,还有用来陈设的梅瓶、墙画,都可以是漆器的创作对象。制作一件漆器,工序繁琐复杂,基本都要经历木胎、裱布、灰胎、漆工、画工、打磨推光等步骤,有的还要镶嵌上螺壳或金箔,反复打磨刷漆。
在工作室的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小瓶豆油与瓦灰。“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经过数十小时,才能完全干燥,而后每一层髹涂后,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反复研磨。最后,在器物表面抹上豆油,用手掌蘸瓦灰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下一层的髹涂,如此反复数遍——这就是平遥推光漆器。”薛生金介绍。
这些年,薛生金有两个坚持。一是对材质有执念。随着市场扩大,许多人开始在制作中使用化学漆,但薛生金仍然坚持用天然大漆。“漆器艺术本身就蕴含材质之美,是很讲究的。”二是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桌子上,随处可见厚如砖块的书籍,“做好漆器,古代的服饰、基本器型要懂,四大名著、戏曲演义也要了解,这是我们的老传统,要传承下去。”
多年前,薛生金恢复了失传多年的“堆鼓罩漆”的传统工艺,一直以来,他始终未停下创作的步伐。“不断向自己发出挑战,就是希望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原创。”薛生金说。
融入现代理念
薛晓东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现在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工艺制作的条件大为改善,加工平整的贝壳、调好的天然大漆已经可以通过采购获取。“但最重要的是设计能推陈出新,并且保持精益求精的工艺。”与父亲比起来,薛晓东对漆器制作有新的看法,“一定要融入现代理念,现在审美不断变化,创作者要花心思去琢磨,年轻人才会更喜欢。”
传统的漆器艺术品,题材多为典故故事或者吉祥图案。而薛晓东的许多作品体现出一种现代简约美。四四方方的盒面上,飞鹤首尾相接、回旋一圈,灰鹤与白鹤相间,鹤尾用金箔镶嵌。简单的构图,简明的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件名为《翔》的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传统技艺完全可以体现时代主题,你看。”顺着薛晓东指着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幅抗疫主题的漆画:这是一组医护人员工作的群像,画面中间是一位医护工作者的逆行背影——身穿防护服,正朝病房走去,义无反顾。人物的轮廓与脊梁处镶上了金箔线,衣服褶皱部分用镶嵌的白色贝壳晕染,立体挺拔,令人动容。
“其实漆器作为一种艺术,非常需要年轻的力量,还可以借鉴外来的一些手法。”走到展览室门口,薛晓东自豪地介绍起一幅作品。这件3扇屏风,主体图案是一只巨大的凤凰,屏风下放着一张古琴,主题是《凤求凰》,但在色彩上又有变化。薛晓东说:“这是我女儿设计的,她在高校任美术教师,也从事部分漆器的设计,尝试融入更多的现代美学理念。”
探索创意设计
这些年,薛生金又多了个新身份——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名誉馆长。位于平遥古城东大街的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同时也是平遥推光漆器文化产业创意园。漫步其中,各类漆器艺术作品琳琅满目,还有不少工艺美术师现场创作。
在展示的众多作品中,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设计师胡晓明研创的“甜甜圈”十二生肖系列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漆器的器型像甜甜圈,或彩色或黑色的漆面光亮平滑,纹饰上却是描金的中国传统生肖图案。胡晓明介绍,这其实是个置物盒,器物造型打破了传统的首饰盒式样,在图案设计上也有所创新。
古朴简约的红漆餐具、大气典雅的文房四宝、精致的书签、小巧的随身挂饰……平遥推光漆器正不断地贴近现代生活。这些文创产品,都出自创意园的工艺美术大师之手。“我们把传统工艺与时代元素结合,加大研发力度,拓展非遗用途。”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负责人阴建平说,“我们还与市场上优秀文创企业进行合作,探索文创产品的更多可能性。”
其实,10多年前,以天然大漆为原料的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濒临断代。“受低成本化学漆的冲击,漆器行业曾面临经营分散、产品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阴建平介绍,平遥推光漆器文化产业创意园聚合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及专业设计制作管理团队,在恢复传统工艺的同时,组建大师工作室带徒传艺,外出培训进修,与高校展开合作,“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就要不断解决创意设计在文化产业中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销售和拓宽海外市场,平遥漆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人有兴趣接触和感受平遥推光漆器文化。“创意园已累计接待旅行、研学、实训8.6万人次,大家可以在这参观、体验漆器工艺。”阴建平说,今年还开展了漆器创意设计大赛,一批新的文化创意等待落地。
“如今,平遥漆器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7名,还有许多工艺美术大师、龙头企业,都是宝贵的发展资源。”平遥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霍文忠说,平遥正积极举办漆文化艺术节,为世界各地漆艺匠人搭建交流平台,希望让平遥推光漆器走得更远,走向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核心阅读 平遥推光漆器已有千年历史。对于这项古老非遗,手艺人一方面坚守匠心,复原技艺,带徒传承;另一方面,融入现代理念,推陈出新,设计出精巧时尚的文创产品。传承与创新并重,平遥推光漆器正不断走进现代生活。 云雾缭绕中,宫殿巍然
在古代,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标志,特别是在民族文化习俗与音乐鼓舞方面尤为突出,比如京族独弦琴、佤族木鼓以及箜篌引等。一、京族独弦琴独弦琴是京族弹弦乐器,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
在古代,音乐起源于生活,是劳动人们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很多乐器也是如此,由此可见,这些乐器是随着传统文化发展而来。一、芦笙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发源于中原,后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其前身为竽。在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
5月12日,在河南南阳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古有一代名医张仲景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今有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昨日恰逢国际护士节,从尊医重卫说起,一起看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优秀
徐昊在修剪盆景 吴明宪 摄 摄徐昊在修剪盆景 吴明宪 摄 摄编者按: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中新网湖州6月15日
九江新闻网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2019年5月27日,市委机关幼儿园以“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为
乐清有座千年古塔文&图 行者云龙东塔原建于九牛山,九牛山即谢公山,位于乐成东四里许。宋熙宁五年(1072),县令葛逢因九牛山原塔被雷击毁,迁塔于文峰山。据传其时童谣有云:“青龙有角,财富足;青龙有声,扑邑兴。”故于塔下又建东塔院,设钟鼓以声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这是6月1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少林文化节上拍摄的舞龙表演。当日,奥地利维也纳当地华人华侨举办少林文化节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舞龙舞狮、功夫表演等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6月1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武
7月18日至2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年度庆典暨年度人物电视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活动期间,主办方对众多充满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行业先锋、岗位楷模给予表彰,以表彰他们在新的时期做出的优秀成绩和突出贡献。其中,多年来
1.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紫砂壶的原料是紫砂泥,紫砂泥是一种矿土,紫砂矿土经过挑
《国家宝藏》最新一期播出了浙江省博物馆特辑,亮相的是良渚“玉琮王”、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以及宁波“万工轿”,分别对应了萌萌哒的古代族长、抚琴的侠客、美丽的新娘为守护人。还有耳尖的网友,一下子就听出古琴前世故事中配的背景乐来自《琅琊榜》
永陵二十四伎乐沈正国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761年,流寓成都的杜甫听到蜀地的丝竹声时,甚为惊讶地写下此诗。如今,与前蜀高祖王建一同沉睡在永陵墓中的二十四伎乐石雕,留下了唐代宫
中国网9月4日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千百年来,饮酒、品茗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人在饮酒、品茗上不断追求一种超越的意境。曾几何时,我们何尝不想有一种能将茶酒相结合的产品,即在品茗的同时亦可感受酒香
山川秀美,风情奇妙。历史悠远,文化厚重。六千多年的先民文化,两千多年的丝路文明,丰富多彩的民俗遗存,长盛不衰的耕读传统,使这块神奇的土地,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这就是素有关陇锁钥之称的隆德。隆德城原名笼竿城。公元1014年,宋设德顺军、筑笼竿